返回

第21章 初见蒋百里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心,也对蔡锷所说的兵学观点很有兴趣,毕竟这是他的所长,而且一直浸淫其中,但这么郑重其事地向他推荐一个乳臭未干的半大孩子就未免有些夸张了。军事学是个很复杂的学科,自己浸淫半生也只敢说略窥门径,这个满脸孩子气的大小伙又能有什么惊世骇俗的观点了?看他的样子只怕都没拿过枪!

不过有蔡锷的面子,他也只能抱着褒奖后进的想法笑笑说:“哦,后生可畏,倒要好好考较一番----学良你大名怎么称呼?”

张汉卿作恭敬状:“小侄字汉卿。”

蒋百里点点头说:“汉卿平时读什么书啊?”

张汉卿心下大寒,这是典型的长辈对在校学生的关怀论调啊。不过联想到他曾经的军事院校校长的身份,这种本能的反应也是正常的。略想了想说:“小侄有幸在奉天大儒金息侯门下读了几年书,平时凭兴趣对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多有涉猎。本来想在今年入奉天讲武堂系统地学习军事,是家父要让小侄来北京见见世面,现在在北大读书。”

北大么,呵呵,蒋百里也只能呵呵。这时候的北大,可绝对没有后世的名头来得响亮,基本上在当时有志人员的心中,这是一个高层子弟镀金的地方。真正有本领的,要么出国,要么清华,要么就投笔从戎在军校里干一番事业。兵荒马乱的时候,能耐下心来做读书做学问的确实值得尊重,但人数不会太多。

“漏底了吧?十五、六岁的毛孩子懂得什么军国大事了,还大言不惭地说多有涉猎?这肯定是谁家的子弟要来北京刷名声,松坡碍不下面子来帮帮忙也是人之常情。经济么,不敢说懂;但是关于军事,自己若说略懂别人也就只能说涉猎了;至于政治、外交,真的是个大工程,哪个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估计也就是家里大人闲聊些故事被小孩子听到了,他便想当然地凭兴趣胡乱听一气、想一气,保不齐有些奇怪的主意也未可知。

拿自己的军事强项去考较小辈,蒋百里才不会这么无聊,纯属对牛弹琴嘛。可是聊些军国大事,现在国内的政治气候不大健康,蒋百里不敢乱问----他是怕张汉卿乱说。既然判定张汉卿是蔡锷的某位世家子弟,肯定是有一定地位的人士。他们私下里讨论时局的事情小孩子可能听到了,若是嘴快又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