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章 君子之党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皇帝之位,国家的管理就是合适的?”

这个问题真没想过,蔡锷只是一介军人,所谋也只是强军与通过军队稳定政权。他是个实诚人,对张汉卿倒不隐瞒,当下很老实地说:“这个我没有想过。虽然国民党被勒令解散,国会也名存实亡,但我认为,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又值此乱世,中|央集权有其合理之道。”

张汉卿摇摇头:“我同样赞成中|央集权,但是显而易见的是,现在的中|央集权力度明显不够!各地都督都兼着省长,这为未来的军阀割据埋下伏笔。您对中国的历史研究至深,知道中国从古到今就是一个有着深厚军阀传统的国度。只要有机会,总是会冒出几个草头王出来的,这些人,是国家的隐患。

就是现在,大总统对于各省手握重兵的都督都是以拉拢为主,他有目前中国最强的兵权尚且如此,如果换作他人上台,这些地方实力派会真正把中|央的权威放在眼里吗?!

而遍观世界列强,凡是国家稳定的,军队的指挥权都集中在文官而不是武将手里。以文制武,也是中国历朝铁律。中国的地方兵权,一日不集中在国家手里,这种隐患就一日不能消除。

军人们对于世界局势有着和文官截然不同的看法。他们的心态受到他们职业经验的指导,这种情况我称之为‘专业偏激’,他们习惯从职业经历的角度来看待世界局势的结构、层次、战略和行为,他们与文官政|府的主要差异在会习惯性地用自己的专长来解决问题。总而言之,他们会过度看重军事力量在政策中的作用。从前的军阀拥兵自重、以兵犯上,都是这种想法在做怪。

军人倾向于着眼当下。有不同就有问题,有问题就用行动来解决,眼前问题眼前处理,处理掉就没问题了。总的来说,军事威慑和对抗是他们所习惯的处事方式。

而文官中包含分析师、战略家和外交官。这些人都更加倾向于对国家战略全局进行考虑。他们懂得如何采用外交手段来实现国家目标,保护国家利益。他们更注重大战略,外交艺术。他们可以搁置争议,求同存异。

所以与各地争取武将们的支持与极力招兵买马不同,我认为在重视武力的同时,也要注重文官队伍的建设。

不管是军人还是文官,他们的技能对于国家都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牢记网址:m.baotouge.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