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0章 劳军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名义上既不能对冯德麟有任何驱遣,实力上也未有半点优势。离开据点奉天,张作霖是冒着一定风险的。冲着老张的积极与服从,如果不能给张作霖较满意的安排,自己也说不过去不是?又怎能让张作霖入彀呢?

其实老袁不知道,他早已入了张汉卿的彀了。

张作霖能够痛痛快快答应,与张汉卿的建议不无关系。张汉卿认为对中|央不妨虚与委蛇,利用袁世凯还在台上的机会,捞得最大好处是上策,张作霖深以为然。这是父子俩早已定下的决策,只是这次表演者是张作霖而已。

张作霖就使用了哀兵必胜的策略,既不讨价还价,以一付忠勇的大老粗形象让老袁感动,又委婉地点出了自己的担忧,却没有一丝逼宫的意思。这说话的技巧,真的是一门学问。

张作霖答应出兵后,要解决出兵的技术问题。袁世凯特别关照陆军统率办事处,对他的需要优先解决,补充饷械,尽量方便;为解决二十七师离开后防区的空白问题,张作霖提出新增十个营的兵力,袁世凯一口答应,安排王揖唐注意优先照顾;为让张作霖安心,袁世凯还决定晋升张作霖为奉天督理,至少在名义上压倒冯德麟。

督理就是代理将军,相当于给个甜枣,让张作霖更尽心尽力为他卖命。尽管是代理,至少在名义上,张作霖可以就奉天的大小事务管着冯德麟了。

张作霖也不负重望,开始迅速地动员、训导部队。参谋部向袁世凯列了作战计划;辎重部向老袁要了许多装备;作为先期部队,二十七师54旅旅长孙烈臣的先头部队已兵出山海关,前锋抵达天津,开始领取给养做战前准备。为给出兵造势,张作霖还发了一封洋洋洒洒的电文:“…直下云贵,指日可待。君子一诺,义无反顾…”

老袁对张作霖一诺千金的“义气”十分欣赏,张作霖又回电说唯恐奉军整编对战局不利,先期派遣孙烈臣为关外奉军总司令先行,待自己安顿好奉天事宜后再行率大军后发。两军将一前一后直奔湖南前线,请大总统放心云云,更让老袁对他赞叹有加。若不是孙烈臣因为水土不服,在天津突然患病,大军就该南下了。

不过张作霖的表演却让外界产生一个错觉,认为他已经充当了袁世凯的打手。联想到在老袁称帝时张氏父子的表现,讨袁军们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