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7章 军阀时代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是的,从现代角度再来看民国初期的政治,特别是政治强人袁世凯之后的政局,才会发现:整个中|央政|府形如一盘散沙,没有谁有绝对的影响力及制约力,“城头变幻大王旗”。如果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如同现代的美国,这种分立是一件好事,可以有效防止一家独大,从而在日常国家事务的处理上相互约束。但是在一个充斥内忧外患、四分五裂的国家里,这种各自为政是十分危险的。欧美日竞相在中国寻找其代理人,会让中国继续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从而一蹶不振。

国不可一日无主,当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一命呜呼后,中国又恢复了原来中华民国的旧制。在这种情况下谁来当总统呢?请孙逸仙回来不可能,因为控制着整个民**政大权的是原来北洋军阀这些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可能愿意请孙逸仙。这个时候黎元洪趁乱从瀛台跑出来了,定居在北京东厂胡同,深居简出,避门谢客。

按照当时《中华民国约法》来讲,总统要死了,应该由副总统接任,名正言顺也该是黎元洪。所以最有名望的段祺瑞被众推着来到东厂胡同请黎元洪。

按说当时手中掌握权力最大的是段祺瑞,段祺瑞有军权,也有行政权,掌管着国务院。有人说,为什么段祺瑞这会儿不当总统呢?这时候段祺瑞也知道,自己要站出来当总统,就成众矢之的了,不服他的人会拧成一股绳斗他,犯了众怒他也挡不住啊。毕竟老袁尸骨未寒,焉知忠于老袁的部下不把老袁之死算在自己头上,要说作为曾经的跟班,自己可是反对老袁比较强烈的。

所以段祺瑞想,我得找个傀儡当总统。找谁呢,没有比黎元洪更合适的了。

虽然这位“洪哥”有武昌“首义”的功勋,却在中|央底气不足,他的阵营在湖北,而且被国民党搅乱了基层。就让他做了大总统,还不是任由自己搓圆搓扁,又何必拘泥于名誉地位呢?

另一位很有人望的“北洋三杰”之一、宣武上将军冯国璋也明智地不作出头鸟。当国会选他为副总统后,他不愿失去地盘,故在江苏就职,仍兼江苏督军。同老袁时代一样,“遥领”职务。

一石激起千层浪。关内的乱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