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2章 龙凤缘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的性子,实实花天酒地了一段日子。

于家听说来相亲的张学良没登门就回去了,感觉受到了莫大的羞辱。当初,于凤至就主张“高攀会带来轻慢”,果然被她言中。于凤至再次提出废除婚约。母亲劝她说:“学良年龄小,长大就好了,既然这门婚事是两家家长做主,小孩子耍点儿脾气算不得什么,只要张家家长不提出来,我们就没有理由毁婚”。于凤至是个非常孝顺、文静的女孩,听母亲这么一说,也只能再次低头不语。

张学良从郑家屯回到奉天,做好了挨骂的准备。可出乎意料的是,张作霖好长时间也没有和张学良再提于凤至的事儿。这样一来,张学良心里反倒有点儿发毛。这是怎么回事呢?老爸同意解除这门婚约了?

当然不是!原来进入1913年前后,政坛风云变幻,他顾不上家庭琐事,全部心思都用在处理复杂的政事上,张学良的婚事也就搁置下来。张作霖有个习惯,他经常将要办的事情在头脑中分成轻重缓急,把大的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一个时期集中时间和精力解决一个时期的重点问题。几个问题同时出现时,他就抓大放小,抓急放缓。能成为后来的枭雄,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现在奉天情况已经基本上稳定下来,是时候考虑张汉卿的婚事了,而且距离张学良生母赵氏逝世也已经三年多,大丧之期已过。可是原本的张学良自进入省城后,结交了许多英美朋友,也接触了一些西方的“皿煮、自由”思想,所以对婚姻方面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十分反感。张学良强调婚姻应该以感情为基础,报恩他不反对,但用儿女婚姻大事来报恩,他不理解。

张作霖已经无计可施了,突然之间政治风云诡变,小六子被作为人质进了北京城,这下子更见了大世面。在京城,这个长子名利双丰,为自己做了许多事情后,他不能不尊重儿子的想法。

不过回奉后的小六子有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更有担当也能吃苦,这完全是一个好男儿的形象。奉天城交口称赞的“将门虎子”,让张作霖的心又开始不安分地动了,他坚信需要一个“凤”才能配上他的儿子。为了安抚他的心,张作霖几乎对他有求必应----掌管卫队旅这么大的事,即使张汉卿光鲜在外也不会一步登天啊,还不是先在情理上加重些砝码!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