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一章 清明时节雨纷纷 今在心头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休息了一个星期,徐媗媗终于是身体缓过来了,这时候已经是四月上旬,接近清明了。三个人商量了以下,决定按照老板的吩咐先去阎罗王包的祠堂墓地去看看,然后再去九华圣境。

阎罗王包的祠堂叫包公祠,明弘治元年(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在此修建包公书院,后易名为包公祠。这个高地又有“香花墩”的雅号。包公祠里面有清风阁还有廉泉井,相传如果是贪官喝了廉泉井的水,会肚子疼,甚至疼痛致死。祠堂里供奉着包公,还有及其出名的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话说人啊,在死的时候都是不平等的,皇亲国戚用龙头铡,文武百官用虎头铡,平头百姓用狗头铡。

其实包公祠,在开封也有一个,庐州是他的老家,开封是他为官的地方。开封也有很多关于包公的传说,尤其是民间小说,或者评书关于他的故事特别多。

三个人在包公祠了到处游览,游览结束后媗媗对石磊还有佳佳摇了摇头。

“果然没有吗?怪不得老板让我们来探查!走吧,再去包的墓地看看吧!”石磊说道,三个人又驱车到了包的墓地。

包的墓地和曹操墓是一样的,当时和中原也是争了很久,从前,包拯家族墓没有发掘前,包公墓到底在哪里,河南和安徽也经常争得面红耳赤,直到1973年挖出了包氏家族的墓葬,才尘埃落定。当时挖掘出的包拯家族墓12座,4座砖室墓,8座土坑墓。出土墓志、瓷器、银器、铜器、陶器共计50余件。其中,包括包拯及夫人董氏、大儿媳崔氏、次子包绶、次儿媳文氏和长孙包永年六座墓葬都有墓志。尤其是包公墓志上,洋洋洒洒3000多字,不仅记录了包公一生的生平事迹,而且其死亡时间及死亡后由中原运回庐州的经过都有着详尽的叙述。

包的墓地,没有什么太多的装饰,毕竟是墓地讲究的安静平和。其中主要的建筑有照壁、子母双石阙、神道碑、祁门、望柱、墓前石刻群、享堂、包拯墓、墓室和葬区。因为是家族墓葬群,所以是不开放的,三个人就在周围随便逛了逛。石磊对徐媗媗投去询问的眼神,徐媗媗摇摇头。

“回家了!明天我们去九华圣境,佳佳能给安排辆车吗?”石磊问道。

“可以的,明天我们早上出发。”徐佳佳算是答应了。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