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4章 兔子的春天 修神之所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仔细想想,魏凡婷确实也用不着进来,反正她也不识字,不认识这是什么东西。就算她认识,这些宋代的地契和借据,在大赤山中也毫无意义。丁齐只是有些惊讶,它们竟然能保存得这么完好,并没有被毁弃。

丁齐的家乡,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古时素有耕读传统,出过不少文化名人,从汉代至明清,两千年文风昌盛。很多大户人家比如说当地的茶商,赚了钱之后想的就是送孩子去读书,以求光宗耀祖。

所以在丁齐的家乡一带,过去有很多藏书,但到了近代的战乱时期,大量的藏书并没有保存下来。古代用来印书的纸张质量都是非常好的,有人就拿来引火,甚至用它当手纸,至于最多的用处很多人恐怕想不到,是用来制作爆竹。

据说用旧版古书的纸张制作的爆竹非常好,爆炸的声音清脆响亮。假如生活在民国末年到建国初,在丁齐的家乡逢年过节看到有人放爆竹,那些碎屑上往往是带字的。郑振铎先生解放前还特意去过那一带,从制作爆竹的作坊里收购了大量的珍本宋版书。

这里一屋子契约文书却没有遭此厄运,也是因为它们是祖先遗留之物,在后世的魏氏族人看来,不论其有什么用处,也不能轻易损坏。

在一个图书管理员眼中,从这些文献里也能读到历史。历史上的赤山寺曾囤积了大量土地,还向外放贷,它的很多寺产恐怕就是这么来的。遇上灾荒之年,很多人会将土地抵押给寺院借钱,有些人可能成为流民再也没有回来,另一些人则无力偿还,土地就成了寺庙的。

这样的寺院在普通百姓眼中是庞然大物,在另一些眼中也会成为肥羊,到了战乱年间往往是被洗劫的对象,所以赤山寺在历史上曾多次毁于战火又重建。有了历史经验,寺庙里的和尚估计也学精了,将大量的财富变成黄金,打造成各种器皿秘藏。

到了南宋末年,赤山寺又一次囤积了大量财富,看看这里的房契地契就知道。估计是趁着战乱放出了不少贷款,留下了不少借据。但是后来……赤山寺的传承彻底断了,大赤山中收藏的东西再也没有拿出去,在外面只留下了传说。

掌握大赤山的魏氏家族,在历史中和赤山寺肯定是合作关系,弄不好还曾暗中掌控过赤山寺,但这种关系也不是永恒的,假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