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 长安之繁华 大唐纨绔公子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路上所见之繁华,还是让长孙凛惊奇不少,杜甫先生的《忆昔》,写尽了唐朝百姓生活之富足:“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世。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按照现代的上海,北京,香港的标准,长安算得上古代国际化的大都市,城市里,到处可以看到高鼻深目的外国人,操着被唐人们称为胡语的洋话。这些洋人里,既有倾慕大唐文化而来的学官员,也有不少做买卖的生意人,长孙无忌家臣里,就和其中几个来自波斯的商人有过商业上的往来。当同时代的巴黎和罗马只有区区几万人口时,长安已经是一个拥有两百万人口的大都市,别的城市,比如说益州,也拥有近百万人口。

已经开始融入唐代生活的长孙凛,没有了之前的抱怨,倒也开始有些庆幸自己的穿越,否则,从那死板的史书和骗人的电视剧,哪能看到如此真实的古代。只是不知,自己来到了这里,会给这个社会带来什么呢?

长孙凛带着孙家两兄弟走入街边一家酒楼,点上了一桌子的菜,孙大和孙二便狼吞虎咽地吃着。

“听说了没有?长孙家那泼皮前阵子竟然醒过来了。”只听见楼下传来了些许人讨论着的闲话。长孙凛听到长孙二字,便敏感的留意了起来,他探了探头往楼下望去。

这唐代一般的酒楼的格局都是千篇一律的,入门乃是上方半空的正堂,掌柜和酒柜离大门不远,一楼专为老百姓和急于上路的行人所设,二楼设雅座和贵宾房,专为文人雅士和达官贵人所设,酒楼楼下可栓牲口,楼上可饮酒、下棋,还设有柜房,代客保管钱等。

唐代风俗马行设酒楼,作为行头所在地,并用作看验商品质量、谈论价格、商定买卖以及签定契约的场所,实际上具有行市的会馆以及交易所的性质酒楼,也是进京举子进士的聚会场所。唐初无酒禁,加上政治稳定,经济展,酿酒业及相关行业都得到较大展,大小酒肆、酒店遍布城乡。

唐代长安虽有东西两大市,但酒家早已突破两市,展到里巷郊外。从春江门到曲江一带游兴之地,沿途酒家密集,所以杜甫诗中才说“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城郭内外热闹的地带都建起了豪华酒楼。

“没想到那娉婷仙子一脚没把那泼皮给踹死,可怜那方家小女,这京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