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心理争 我妻薄情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山长高崇掐起来。

“子真先生(晏鸿之)与望山先生(高崇)分属心、理二家,怕是有诸多分歧之处。”一个穿着直身,摇着折扇的学子开场就挑明了关键。

“高师崇尚朱子,曾多次批判陆王心学,此次子真先生前来,怕是要好好辩论一番了。”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陈知孝。

陈老爷官至四品,他在春风书院自然也不是小透明,颇有些脸面。

他这么说,立即有同窗出言附和:“我赞成高师的主张,陆王之说绝非正理,若良知即是天理,道问学何处?非问非学何以尊德性?”

“此言差矣,陆王承自程朱,非是对立。”另有学子纠正。

然而又有人反问:“理为天理,在身之外,吾心为理,在身之内,如何相同?”

双方一言不合就开始争论,围观者却见怪不怪。

原因无他,这其实是夏朝现今最大的思想分歧,呃,说阵营也可。

没办法,初期只是思想流派的不同,但众所周知,撕x太久,不对立也不行。

姑且一说。

夏朝初期的主要思想还是理学,简而言之,认为理就是世界的根本,体现在人间就是道德,所以要“存天理,灭人欲”,超出应有欲望,就应该节制。

什么算天理,什么算人欲呢?

朱子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这话乍看起来好像很变态,想吃点好的咋了?然而,他还有一个类比,“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是不是一下子又很有道理了呢?

而且朱熹也说了,“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二者并非完全对立,且理和气的思辨也颇有哲学意义,只是较为复杂,暂且按下不表。

理学之后,发展出了“吾心即是宇宙”的心学,从客观唯心主义变成了主观唯心主义。

按照后世的说法,二者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但在当下,不好意思,出现了较为复杂的二元对立阵营。

理学阵营是以高崇为代表的道学家,坚持孔孟忠孝之说,贯彻三纲五常,高举礼教大旗,认为理学是正统。

心学阵营自然是叛经离道的李悟,和如今的晏鸿之了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妻薄情》,牢记网址:m.baotouge.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