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63 章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安顿下来后,裴少淮开始每日早出晚归,在双安州内四处采风,一来要熟悉此地的地形地势,选取良港良湾;二来,闽地乡风民俗与中原一带相差甚远,唯有亲眼所见、亲身体会,才能深刻理解。

闽地以山峰、丘陵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一路南下时,裴少淮就曾体会过——撩起车帘往外看,官道两侧,所见之处皆是山坡绵延。

八成山,一成水,仅剩一成才是田亩,典型的人多地少,不利小农。

双安州更是如此,不但田亩少,还易受海水侵卤,亩产很低。如此地形,只能“靠海吃海”。

朝廷禁海,裴少淮见到城内百姓过得尚还可以,心中便有了几分猜想。

这日,齐同知叩响裴少淮的房门。

“齐大人请进。”

“知州大人。”

齐同知名为齐逸,是潮州府人,举人出身,三十岁入仕,初任同安县教谕,几经晋升后才任同安县知县。便是说他的“齐”姓,与同安县第一大姓的“齐”,并非同一个“齐”。

同安、南安两县合并为州,齐逸由知县改任同知,从七品升至六品。虽是升了一阶,却由正官变成了副官,偏偏裴少淮还是个二十余岁的年轻人,齐同知心里是堵着气的。

只不过不显露罢了。

一番寒暄过后,齐同知说道:“下官家中明日有些琐事要办,恐不能在州衙内,特来跟知州大人禀明一声。”

是来告假的。

裴少淮自然爽快应允。

齐同知离开时,裴少淮察觉到堂下的包班头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讪笑,眼角斜向齐同知的身影,有几分不屑。

裴少淮当作没看见,继续办公,半晌才撂笔,假意说道:“不知齐大人家出的什么事,本官是不是该去探望一番,以表关怀。”这是在问包班头的意见。

包班头上前两步,他心里虽不喜这个姓齐的,但也不敢贸然挑拨上官之间的关系,遂笑应道:“卑职亦只是猜想,明日是齐家堂宗祠祭祀,齐大人历年都是上头香的十人之一,今年恐怕也不例外……卑职以为,大人不必为此挂心。”

齐同知告假,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