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章 汴京生活日志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他们文人聚会都离不开这个,估计比送其他笔墨纸砚都好使些。”

一听这话,自然轮到沈文殊和沈进殊兄弟俩昂首挺胸抖起来,大家也都眼含宠溺的看着骄傲如小公鸡的哥俩。

不管是父子中谁去现场,那都是为进士老爷贺过喜的,四舍五入就是进士老爷的熟人了,仍然值得他们骄傲一辈子!

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大登科的第三日晚间,陈进士在下榻多时的会馆广邀同窗故人,竟然也没忘记让会馆的小二给仅有一面之缘的沈家旺送请帖。

而林举人也果然叫大弟子带着书童来接俩小师弟去赴宴。

于是最后父子三人整整齐齐出门了。

这天的宴会主人陈进士,应当十分的春风得意,沈丽姝他们都听奉父亲之命来接小师弟的林少爷科普了——当然不是林少爷主动八卦,而是他们这群不见外的拉着人家问东问西,对方涵养好才有问必答。

据说,这两日的陈进士付过琼林宴,得以面见天颜,拜会满朝阁老;今天又经历了同样很重要的庶吉士选拔考试。

前面就说过,考中进士之后的去处,也有着上中下之分,最好的就是去翰林院,一甲三位免考直接入翰林并被授以正式官职;但除了一甲进士外,还可以通过这场选拔考试进入翰林院,只是考进去的只能当庶吉士,没有正式官阶在身,实习三年才能转正;

考入翰林院无望,家中有关系或者自己有人脉的,还可以想办法走走关系留在京里任职;

若实在没有背景,那就只能外放了。

陈进士就是最后这种情况,毕竟往届庶吉士也只会选拔五六十人,他这个名次连做梦的资格都没有,同时也没背景人脉。

说起来陈进士倒不差钱,或者说家财万贯,他是闽州人士,在当地也算是士绅豪富,因此才能进京应考数年,上次落地之后发狠留京再战,于是写了一封“不中进士终不还”的家书送回老家——如今陈进士金榜题名,已是功成名就,连带着那封家书都被知情人引为佳话了,林举人这些天就没少拿这个故事鼓励弟子们,以至于林少爷在沈丽姝他们充满求知欲的目光注视下,不小心把这段也秃噜出来了。

一心一意应考的在京陈进士,在京三年不买房不租房,就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