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 飞鸟 来自角落的潜伏者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是最可能的位置。就算是在别的地方呆过,应该也不会有人把书安排在书架以外的地方。

但问题是,存不存在另一种可能?

“我怀疑这本书原本是李烈钧送给一个人的礼物。”他倒也不卖关子,直接说出了他的猜测,“如果这真的是个礼物,这个人起码对于他来说,非常特殊。”

这是一本小诗集,非常著名,但又并不是大多数人人生所有阶段的普通读物。

单看李烈钧楼上的书架,基本只有各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教材,懒得换成别的。

楼下别说书了,连张纸都没有。而那些早已过了阶段的书籍,明显只是房主懒于收拾才堆放在那里的。

李烈钧明显不是热爱文学的人,这种书在他的书架上实在是突兀,并不像是他自己会喜欢去看的东西。

书页上的签名在角落处,签的非常小心谨慎,字样精美,却并不显眼。

通常来说,并非作者而是持有书的人的名字写在书上,是为了别人捡到丢失的书能够还给失主,或者借给人书时做上记号。

这种情况下,哪怕是骚包的书主签的艺术字,也不会把名字放在极不显眼的位置。那么,这个名字是为了什么签的?

“送给人的礼物签上名,那这个被送礼的人和他的关系必定比较亲近。这个精心设计的签名有一定的纪念意义。

但这本书还在他家的书架上,相比其他的物件,保存的非常好。我想如果能确定签名的大概时间,那应该能缩小调查的范围。”

送礼物,这件事情在常人身上非常寻常。

但对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和现实世界的交集只有网络和外卖的李烈钧来说,这是一种相当特殊的人际关系的证据。

李烈钧是为了什么感情而送礼?他送给的人是谁?为什么这个礼物还在他的家里?是他没有鼓起勇气送出这份礼物,还是因为别的什么……

问题接二连三的浮现。

案件的现场几乎没有留下任何能帮助追踪到犯人的线索,仅有的花粉痕迹给出的排查范围实在大的惊人,而且很有可能最后还是徒劳无功。

唯一能够调查的人际关系,还是在虚无缥缈,且同样排查范围极大的网络世界。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