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60 章 马秀英的平衡之道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分担家用都持排斥态度,更别说让女子成为蒙学先生。

虽然文人的故事中,歌颂一些才华横溢的人,免不了歌颂母亲对其的知识启蒙。拥有一个书香门第的母亲,对读书人来说是一件幸事。

幸得朱元璋信任的几位大文人都站在朱元璋和马秀英这一边,受过马秀英恩惠的将领们更是把马秀英护得厉害。

将领们一句“你们这群文臣家中有来自书香门第的女眷为孩童启蒙,自然不希望有同样才华横溢的女子为贫苦百姓孩童启蒙”车轱辘似的来回说,让引经据典的文臣们气得肝疼。

比“说理说不赢”更令文人们烦躁的是“有理说不清”。他们对李善长、宋濂等人“说理说不赢”,对将领们“有理说不清”,属于是双重郁闷了。

朱元璋拿着陈标的折子继续和朝臣们扯皮,想尽一切办法扫平陈标的障碍时,马秀英刚刚绣好了一件衣服。

她笑着对老女官道:“嬷嬷,这身衣服标儿穿着一定好看。”

老女官指着袖口道:“娘娘何不在袖口再绣几条云纹?殿下个子长得很快,娘娘给殿下的袖子做得很长,正好顺着云纹叠。”

马秀英点头:“好主意。”

她比了比尺寸,准备绣云纹。

老女官连忙阻止:“云纹要暗纹才好看,娘娘教给宫女们绣就成。若绣坏了眼睛,殿下可要心疼了。”

马秀英叹了口气,道:“我儿的衣服,我真想每一针每一线都自己来。”

她虽然这么说,但也知道不现实。

现在陈标已经当上了大官,衣服不能像以前那样简朴,有损官威。而做一件华美的衣服,她一个人的精力十分有限,恐怕一年都做不到一件。

倒是狗儿和猫儿的衣服仍旧可以很简单,马秀英能一手包办。

在马秀英身边为陈标等人做衣服的绣女,在陈标出生的时候就跟着她。马秀英回陈家的时候,绣女也会同行,相当于马秀英身边大丫鬟之一。所以马秀英放心将未完工的衣服交给她们。

吩咐好之后,马秀英道:“让几位妃嫔都来我这坐坐,我有事商议。”

老宫女领命离去。

朱元璋宫中一共有四位高位嫔妃。

贵妃孙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