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八章 大熊转向 中华大帝国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队追击到铁木岭一线停了下来歼灭近卫军主力目的已基本达到赵刚并不想过于打击这头大熊他更多的目的在于向俄国人显示力量。

掌骨峰前线的俄军最后仅剩4oo人整建制跑出来的只有骑兵联队百十人。近卫军司令官植田谦吉辞职前线总指挥巴勃罗夫斯基中弹身亡。整个掌骨峰战争期间俄军损失了近5oooo步兵第23整编师、第7编师、和第1坦克整编师几乎损失殆尽11个特种兵联队彻底丧失了战斗力。高级军官的伤亡也是空前的俄罗斯报纸哀叹:“大量高级军官如此集中的伤亡是二战以来从未有过的”。

93日近卫军停止了一切战斗行动。莫斯科肯罢战的原因一方面是前线已无可用之兵一方面缘自《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俄罗斯政府颜面尽失内阁只好宣布总辞职。在这次战争中俄罗斯不仅军事上一败涂地政治上也输得精光成了国际舞台上一个令人耻笑的跳梁小丑。不久“西进”派渐占上风莫斯科重新调整国策。俄罗斯从此将目光移向了东欧那里曾经是大俄罗斯帝国的势力范围而现在正在等待俄罗斯的召唤。

“这是一场陌生的、秘而不宣的战争”19357月2o日《莱茵早报》的社论这样评价中国野战军和俄罗斯军队在乌拉尔山脉的这场苦斗莱茵早报不屑一顾地嘲讽道“(他们)在人们注意不到的世界角落里泄着愤怒”。直到两年后俄罗斯人的炸弹劈头盖脑地扔到了马赛港德国人才明白过来恰恰是他们认为无关紧要的一战改变了俄罗斯的作战对象恰恰是他们根本瞧不起的粗鲁北方人给了他们致命一击!德国人为自己的骄傲和轻心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麻省理工学院的洛伦兹教授曾说过:“亚洲腹地的一只蝴蝶扇了扇翅膀或许几周后能引起南太平洋的一场风暴。”在军事和政治领域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起因可能微乎其微但产生的“蝴蝶效应”却令人瞠目。掌骨峰战争便是典型的一例当初谁能料到亚洲腹地一场不起眼的边境冲突会为轴心国的最终失败埋下伏笔。

从政治意义上看此战不仅沉重打击了俄罗斯军国主义嚣张的侵略气焰而且使俄罗斯被迫将“东进”侵苏的国策改为“南下”袭美中国从而避免了与俄、美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可以集中力量打击美国。在后来的战争进程中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由于中国一直面对一个国家美国作战所以一直都是占据着明显的上风而俄国人则与德国人血战到底自始至终没有抽出手打击中国……掌骨峰战争后一贯骄狂的俄军对中**队产生了心理障碍俄罗斯国内上下都明白了中国的强大再也没有信息与中国再战之心莫斯科最终决定调转枪口袭击德国不久俄军便开始大踏步西进将坐山观虎斗的德国拖下了水使力量对比生了根本变化从而给中国带来了最好的果实。可以说掌骨峰战争是三战早期最精彩的一个伏笔从这个战役开始历史的风云开始了剧烈的变动。!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