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287 章 从谏(上) 玄幻隋唐:我在江都种琼花二十年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弱,最终被迫离开?

至于琼花盟为何能以极低租佣维持发展壮大,一来琼花盟利用精良耕作手法,产量较之江南别处更高,能养活更多人。

二来,朝廷历来惯例,释、道二门不必承担赋税劳役,想必起其他豪族富户,琼花盟几乎没有赋税成本,完全是资产自用。

实际上自本朝大索貌阅之后,天下流民隐户,多半都是出自寺庙道观。

不过因为两朝天子一直崇佛尊道,所以对这种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琼花盟正是利用这种规则漏洞,才在短短一年时间,成为本地首屈一指的江湖势力,连官府都不敢弹压。

“先生此方立竿见影,但……只是治标之法。”

魏征犹豫片刻,终于还是有话直说。

杨遇安闻言含笑鼓励对方说下去。

“地方隐匿户口,损公而肥私,历来是社稷的蛀虫。”

魏征见杨遇安并未动怒,便放心说下去:“先帝施行大索貌阅之策,打压民间隐匿奸户,方才有开皇一朝之盛世景象,虽屡屡削减赋税功调,但朝廷府库仍常常满溢,不得不多次扩建。”

“包括前朝北魏太武与后周武帝,打压释道,虽然手段暴烈,但归根结底,不也因为寺庙道观肥私太过,有害于大业?”

“而眼下我等所为,除了没有直接打出反隋大旗,捕杀郡县官吏,跟那些割据一方的贼帅又有什么区别?”

“玄成目光果然毒辣,一眼便看出杨某其实是朝廷大业之下的蛀虫。”

杨遇安微微自嘲,魏征连道不敢。

但下一刻,杨遇安却反问道:“流民隐户固然于大业不利。可玄成有没有想过,到底是谁将他们逼到这个地步的呢?”

“是杨某这只蛀虫吗?”

“这……”

魏征张了张嘴,一时无言以对。

他当然知道罪魁祸首是谁,或者说他提及“大业”二字,不也是因为心底里下意识就想到那位以这两个字为年号的皇帝吗?

但凡这些流民有地种,有口饭吃,天下局势何至于到了这边田地?

“可这天下,终究有恢复太平的时候……”魏征沉默片刻,闷声道,“维持法度,天下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