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七章 火海 晋砺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火往水里扔,多好看呀!

但很快,就发觉不对劲儿了。

于是,家家闭户。

腊日的喜庆氛围,消散了!

除了北军至汝南王府的街道外,余者,都变得冷清了!

与此同时,一批又一批信使,自北军军营飞马而出,传令城内、城外诸军:

“汝南王亮潜图不轨,楚王玮受诏都督中外诸军,诸在直卫者,皆严加警备;其在外营,便相帅径诣行府,助顺讨逆!”

诸军统兵将领的反应,同北军“旧人”们是一样的——

瞠目结舌。

也有人请出示诏书,信使斜着眼睛,“诏书只有一份,在俺们大王处!你想看,向俺们大王讨!咋的,三十六军,你要陛下手书三十六份诏书?”

这个——

好像也有道理。

还有,信使皆为二人组——一个是北军的人,一个是戴着“屋山帻”的殿中人。

既有殿中人现身,信使所传之令,应该确出于陛下之胸臆吧?

再者——

就算命令是假的,“矫诏”者也是楚王,不干俺们的事儿;可是,若不奉令,而所传之令确出胸臆的话,“拒诏”的罪名,可承担不起!

人同此心呀。

于是,城内、城外诸军,亦大开辕门,一队一队兵士,也开出营来了!

若从空中俯瞰,可见这样一副景象:

一条又一条火龙,游走在洛阳城宽阔的大街上,除了“北军至汝南王府的街道”外,城内其他的街道,也被火龙填满了,煞是壮观!

龙头所向,并非什么“行府”,最终,都指向了同一个目的地——汝南王府。

确如歧盛所说,“自入洛阳以来,大王可指麾之兵力,从未如此之强!”

不过,这支庞大的兵力,大部分,楚王只是拿来做声势的,并不打算都投入战斗。

在他和歧盛、公孙弘的布置中,“先登”者,都是他的亲兵以及他的亲兵管带的那部分北军。

如此安排,一是指挥如意,一是也尽够用了。

汝南王不比杨骏,也不比楚王,他只带了一百亲兵到洛阳来。任太宰、录尚书事,待遇比照第一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