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七七章 承天景命 晋砺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变虽奇,但其实是符合自己的利益的。

原因很简单,世家们其实也看清楚了:不论哪个宗室上台,篡代也罢,“挟天子”也罢,总另有宗室不服气的,如是,这个仗,便会没完没了的打下去——

可是,俺们已受不了啦!

成都、长沙、河间相争,世家们的利益,已遭受了重大的损害,再打下去,迟早一锅熟!

这一层,世家们有足够的自觉性,不然,当年也不会排山倒海般的反对武帝出齐王攸之藩了。

如果承认“死而复生”的故太子的真实性,则统嗣之合法性,就无可挑战,如是,停战止乱,不日之事也!

(话说,皇帝到底姓司马还是姓何,对于俺们世家来说,好像也不是太紧要罢?——不管谁做皇帝,只要俺们世家的利益不受损就好了!)

(何况,台面上,皇帝还是姓司马嘛!心安理得!)

作为琅琊王氏之“中流砥柱”,世家之代表,王衍第一个对故太子伏地稽首——第一个承认“死而复生”的故太子的真实性,并不仅仅是畏惧于“祸不可测”。

其三,冒故太子是个系统工程,环节甚多,参与者甚众,而能够直接、间接证明“故太子”身份真伪的,其实并不止于这班参与者,所以,不管摆出多少证据,其实还是八面漏风,不相信者恒不相信——如王敦。

但是,无所谓。

何天不会再做任何自证,更不会灭任何人的口,其基本原则是:

天子诏“庶人遹复太子位”之前,对我的身份的真实性的任何质疑,都是“直言无讳,谋国以忠”;天子诏“庶人遹复太子位”之后,对我的身份的真实性的任何质疑,都是“污蔑统嗣,同于反逆”。

前者,当赞、当赏;后者,诛,并夷三族。

如此而已。

就这样,何天终于变成了司马遹。

至于此举到底是对、是错,只能交由时间来判断、历史来证明了。

次日一早,天子诏,应监国遹之请,散骑常侍、大鸿胪王敦“直言无讳,谋国以忠”,即加侍中,赐绢五百匹,“以成吾直臣之气”,云云。

看,俺说话算话吧?

许多人都大大的透了口气,提了一个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