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53 章 惊喜 全宇宙最后一个人类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方案,那么再加上这种方法,最终攻击我们的火箭的速度,不说太高,突破我们防御网总能达到吧?但现实却是,没有。所以,它们必然采取的是这种方法。”

几名专家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它们能用,我们也能用。去试试吧。”

在提出这个设想之后,军工专家们立刻开始了实际验证。

在图纸之中,不算五枚星际导弹,这个发射台的总质量就已经高达近万吨。而这其中,除了一些燃料舱、发动机之类的必须装置,剩下的全部都是燃料。

在这其中也存在边际效应。也即,当燃料数量堆积到某个极限之后,再添加一定量的燃料,其所能提升的推进速度将越来越小。与之相反,所可能造成的自身故障概率却越来越大。

按照数学公式可以很容易计算出这个平衡了推进速度与自重重量的点在哪里。

当最终的结果拿到赵长星面前之时,专家们的神色都有些不好看。

原因很简单,初步的验证和模型模拟、计算表明,在这个最佳的点上,这个发射平台最多只能提供每秒钟6公里的初速度。加上星际导弹自身可以加速的每秒钟19公里的速度,两者相加,不过也才25公里每秒而已。

恰好与当初深空文明发射向塞德娜星的那些导弹的最高速度相等。

而这个速度,在小希的模型之中,单枚导弹突破深空文明星球防御网的概率,仅有3.6%。五枚导弹之中至少有一枚突破的概率,是17%左右。

这个概率就有点太低了,达不到赵长星的要求。

没办法,模型计算之中,深空文明的星球防御网络性能是要超出人类的。相比起来,人类所发射的导弹必须要具备更高的速度才能突破。

就算不顾边际效应,再强行堆积燃料上去,以及再使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在发射平台的加速初期,派遣几艘装满了燃料的飞船与它同步加速,为它提供一部分燃料作为补充,最多也只能再提升3公里每秒的初速度,达到28公里每秒。

而28公里每秒,单枚导弹突破深空星星球防御网的概率,是8.2%。

仍旧太低。

导弹速度与突破星球防御网的概率之间是非线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