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74 章 一鸣惊人,再鸣又惊人 国姓窃明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他承担,他只要尽快解救百姓、防患未然。

……

话分两头。

十月二十五日,也就是黄冈县光复后第六日、麻城县光复后次日。沈树人的报捷文书,终于送到了襄阳。

这天一大早,襄阳城内的六省督师官邸内,已经五十三岁的阁老杨嗣昌,拖着疲倦患病的身体,照例从卯时三刻就开始处理军务政务。

自从一年多前临危受命,杨嗣昌的健康状况已经恶化了很多,失眠变得越来越严重,靠饮食疗养调补怎么都不见效。

每日但凡见到一点微光就会惊醒,日出后就根本不可能睡着。

他可以起得早,襄阳城内的其他文武官员却不可能跟着起那么早。清晨万籁俱寂之中,杨嗣昌也只好先翻看前些日子的军情文书,一个人对着地图琢磨布局。

“看来这个秋天算是熬过去了,只要秋收的时候没被各路流贼扩大战果、抢走粮食,那今年的剿贼战果就能被巩固住,但愿天佑大明……”

杨嗣昌看着各方战报,对到目前为止的局面,大体还是满意的——至少只看鄂豫皖三省的战局,不看整个大明,形势确实是在好转。

在湖广战区,如今一共有五方势力,在他的调度下,各自推进压缩着流贼的地盘。

西南侧的荆州府,有湖广巡抚方孔炤驻扎夷陵,以入川要道为依托,防止了贼乱扩散流窜入川。

同时,也把张献忠的主力逼退到荆门、当阳一线以北,也就是压缩到荆山山区。

这片范围,大致相当于后世的荆门与十堰之间的广大山区,包括神农架东部。

正南方驻扎武昌的左良玉,这半年多出工不出力,仗着长江和汉水天险,倒是不可能让流贼往南进入洞庭湖平原。但左良玉也在保存实力,他的老上司、前户部尚书侯恂不出狱,他就懒得真正为皇帝卖命。

东南方的大别山区,是杨嗣昌的包围网最不看重的方向,那里只布置了一颗待考验的闲棋、黄州同知沈树人。

杨嗣昌原本也没指望沈树人很快建功,他当初只是觉得这个晚辈有点才气,但是需要实干历练打磨打磨,就丢在那儿观察一段时间。

沈树人兵力不足,资源也缺乏,能保住目前的地盘就不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