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24 章 能量 我不想上梁山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毕竟是自己的弟弟做的事,谈起来总有种包庇纵容之念想,舆论也对他不利。

武家不是没钱,相对于官声来说这不算什么。

西门庆不在家,但他的大娘子吴月娘在,刘府尹把她唤来告知处置结果。吴月娘本一介妇人,见上官在此,西门庆又不在,而且此事一出全县都在看他们家的笑话,也想就此罢手。

刘府尹十分高兴,勉诫了武植一番后便打道回府。

眼看这件事即将善了之际,忽一日,郓州又发文书至,这回话锋却大变。

武植被察核,要他听参待罪,行凶者武松也要解往郓州审讯,一切来得那么快。

一定是西门庆发力了,只是没想到他的后台那么硬!

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县级官员的选用,宋太宗曾说:“百里之长,字民之要官也”,并要求地方长官向朝廷推荐县级官员人选,皇帝要亲自召见,考察合格后方可任命。

内地知县、县令一般由文臣担任,只有在沿边地区,或内地特殊地区需要武力弹压者,才允许符合条件的武臣担任。文臣中又以科举考试选拔的进士出身人为主,凡是恩荫补官的无出身之人,一般要经过多年基层历练、考试合格、由现任上级长官保荐,才能升任县令一职,凡入粟补官者一概不许任亲民官。

武植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经宿太尉保荐,出任阳谷县令,那是根正苗红,轻易不会有人与他为敌。这西门庆是他治下,却能颠覆他的官身,不能不让刘府尹惴惴。

好在武植也不是没有门路。这边接到消息,那边就已经派出人马知会了朝中宿太尉。

虽然是待参之身,但在朝廷未派出新任官员交接之前,他依然是阳谷县令。等他收拾停当和新一任县令交接之后----对方来得也挺快的----朝廷敕令又下,这回改为另有任用。

至于武松与西门庆斗殴,交由本县新任县令依法决断。

不用说,肯定是双方背后的人有过一番较量。但是无论如何,对武植来说都是很好的选择:蔡京权势熏天,也就是宿太尉得徽宗皇帝器重一时奈何不得。在阳谷县,有西门庆在彼,无论换哪个县令都无法撼动其的地位。

没办法,古代皇权不下乡,就是在很重视县级官员的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