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72 章 再送温暖 我不想上梁山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要说杨戬也是够意思,不但没有怪罪王伦,还把九娘送了出去。所以在九娘出来后,两眼泪汪汪的,可能是惊喜两重天吧。

“九娘虽说是咱家买来的,好歹无名无份,又是清白之身。咱家这就把契约拿来----九娘,从今以后,你须仔细!王贤弟一表人才,又以词名冠绝东京,却不枉了你跟他!”

这老太监倒也知情知趣,人情送到底,倒把王伦和九娘弄得非常,嗯,非常不好意思,特别是王伦,非常有种负疚感。

这和白吃之后还要打包带走没什么分别。

“太保高义!王伦愧谢万分!”

这是王伦的真心话。别说杨戬位高权重了,就是普通人,自己这样撬墙角而对方如此豁达都会赧颜的。

“不用谢我!青山郎是三皇子看重的人,咱家自然应当礼遇!”

王伦是个精细的人,闻弦歌而知雅意,这是要自己投效呢。思来想去,自己在东京根底浅,三皇子至少表面上是个风雅的人,似乎投效他也不错,只要自己别涉入政治就好。

就做些诗词么,倒没什么。

而且好汉不吃眼前亏,真要让对方不痛快了,真把自己阉了也没处诉冤去。而且连一个区区李四都能让自己吃瘪,看来没些势力还真玩不转。

要不就从了?

从了吧,说不得到时候急流勇退就是了。

“小可明日便拜谒三皇子,定然要谢过太保的美意。”

这是间接的默从了。届时赵楷肯定会问原因,自己的丑事少不得兜底给他听----其实吃不准杨戬会不会说,但既然他是顶三皇子的,难免不会说出去。自己先说了意义就不一样,那是主动让对方攥着自己的小辫子。

投效,可不得如此?连林冲上梁山,都要纳投名状呢。

杨戬闻言,眉开眼笑,不知情的,还以为是个慈眉善目的老人家,哪有刚才要帮自己净身时的恐怖?

“青山郎现在还在国子监读书吧?”

他摇身一变,又成了关心后辈读书学习的好长辈。

“小可进入辟雍正好四个月。”

“以青山郎之才,入读辟雍却是大材小用了。既与三皇子交好,要不让咱家出面替你求个官?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