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75 章 建房不是随心所欲 我不想上梁山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自唐代中期均田制崩溃以来,以往的土地国有制再也不占统治地位,代之以土地私有制。作为不动产的土地,立即成为商品领域流通频繁的、最主要的大宗商品。正如宋人生动表述的那样:“古田千年八百主,如今一年换一家。”

这次,两百三十三贯钱,换得百亩土地并上面的一处宅院,家主姓王。

在王伦看来十分值。百亩只多不少,在测算面积时,边边角角的地方都没统计在内,刘县令其实是送了不少人情的。

甜水巷那边太挤了,不但影响到他现在的肥皂生意扩张,还限制了他在其它领域的探索。有了这块地,他可以做许多事情了,而且还隐秘。

只要在半岛的结合部垒一道围墙,便能与外界很好地隔绝开来。有李师师的关系,相信祥符县没有人不长眼来招惹他吧。

离靖康之变还有好久呢,王伦至少可以快活十来年。相信有这段时间的经营,能够给他带来足够的财富。

只是当刘县令离开,他和红玉面对明显面色不善的村民和一直冷眼相看的闻学究时,他才认清这样一个事实:自己的庄园是建立在安仁村上的!

现官不如现管,如果被乡民敌视,自己的生意也不可能做得好的。

“王大郎,此是何意?”闻焕章话问得很冷,他的脸色很不好看。

原先,范少监在的时候,田地可是租给当地的村民耕种的----虽然宋朝并不像明朝那样读书人有特权,但是在田税上面还是有优待,至少比普通的农民少交些税。所以,安仁村有许多人便是靠着租他的田地来过活的。现在王伦把田地买下,对他们的生活可能会有极大影响。

所以许多乡民有敌视就再正常不过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夺人饭碗。

另外,乡民的思想很朴实:范少监是个为民鸣不平的好官,现在犯了事,不能连他的家都被端了。可能这也是一直以来祥符县只能封而无法出卖的原因之一,毕竟买家都会考虑到这一因素,又不是像城里那样完全可以独家独户地过日子。

或许这也是刘县令这么慷慨地给王伦送温暖的原因吧?

不过不管怎么说,到底是仁人志士,常怀忠义之心啊!

对此,王伦早有腹稿,必须在这件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