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204 章 促膝谈心 我不想上梁山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排序,王伦便已得知,花荣今年正好二十岁,自己却比他大一岁,自己称其为“贤弟”果然是有先见之明的!

“小可便托大叫你贤弟了!花贤弟,你在武学科几年了,愚兄却如何一直没见到你?若是早一点相识,该是如何是好!”

这是典型的没话找话,文武殊途,自己也不可能闲到去武学科找人玩的份上。当然,现在知道了花荣在那边,那又另当别论。

“小弟在彼已经读了三年,过年便是上舍生了。也是小弟浸淫武学,一向不与外界交流,所以竟然不识得兄长----说到这里,小弟有个疑惑,不知当讲不当讲?”

王伦要示好于他,当然是无话不能说,再说他也没有见不得人的事,自然坦荡:“愚兄对贤弟一见如故,自然知无不言…贤弟请说。”

花荣便吞吞吐吐地问:“小弟听说,辟雍也有个与兄长同名同姓叫做王伦的,据说便是京里闻名的‘山水郎’和‘王青山’…”

王伦便淡然地笑起来:“却是愚兄,想不到区区薄名,竟然也落入贤弟耳中!”

花荣一听,肃然起敬,在车厢里纳头便要拜:“小弟眼拙,竟然不识兄长真面目!”

王伦装逼已毕,十分之爽,见状赶紧扶起他:“贤弟这是为何?谅得王伦只是一个不入流的秀才,何足挂齿,安敢屡屡当得贤弟大礼?”

敬重文人是宋朝的光荣传统,花荣也不例外。他曾经想过这王伦便是山水郎,只是有些不敢相信。现在见王伦亲口承认了,突然梦幻起来:

我这是算结识了山水郎?

非亲非故,他何故要主动结识我?

自己除了武艺过得去,射箭过得去之外,别无所长。王伦是个有名的文人,将来走的路也注定是条康庄大道,和自己基本上不可能有交集,那他礼重自己为何?

他是个实在人,不免便把心中的疑惑向王伦诉来。如果有些小事情需要自己处理,只要不违背国法,他乐意去帮这个忙。

王伦深知人情要用在关键时刻的道理,再说此时他和花荣实质上并不算太熟,和李四约架这种小事,肯定不好说出来的,那样会让对方觉得自己有求而找他,会少了许多诚意。

总得他自己提出来才好。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