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2章 听不懂就对了 重回80当大佬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用完午宴,说了些联络感情的话题,林国栋觉得氛围已经尽在掌握中了。

然后他领着人们去下午茶的场子,边喝边聊。

顾骜终于轮到开口了,他不紧不慢地开始反击:

“林律师,鉴于您上午对这项技术创新程度的质疑,我希望站在一个技术人员的角度,进行几点解读。首先,这并不是简单的生产方式改良,而是有重大技术突破的。”

林国栋一早抬价的理由,无非是两个方面:

首先,这项技术创新不够,所以法务层面申请难度会变大、前期固定成本比较高、事务所垫资会更多;(各国的专利局,在审核新发明的时候,要看这项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创造性/新颖性的点有多少。简单来说,创造性越多越容易过,代理律师工作量就小。)

其次,这项技术前景和创造利润的空间太小,客户不够多,所以即使成功,总收益不够,因此要增加风险分成比例。

顾骜自然也要从这两个角度,全部驳倒。

林国栋还以为顾骜是跟包处长一样段数的老生常谈,很不尊重地打断:

“这个问题没什么好讨论的——早上包处长已经说过了,我方也查了国外现有技术,法液空林德普莱克斯都能造制氦机,这说明你不是革命性的发明,只是小打小闹修改。”

顾骜果断地说:“不,你根本不懂技术——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全球现有的工业层面分离氦气的技术,从定性来说,最终就像是用蒸馏法获取纯净水。

而我们的技术,却像是找到了一种新的滤纸材料,把一杯浑浊的天然水直接往滤纸上一倒,滤过去之后就变成纯净水了。难道你觉得倒一下过滤的能耗,和把一壶水彻底烧成水蒸气,消耗的能源是一个数量级的么?

这个比喻非常深入浅出,把温度分离法和膜法之间区别的精髓,一下子就点透了,却又那么精妙而恰到好处。

而且,这是专利律师只看“权利要求书”绝对想不明白的比喻——除非他们看了详细的背景技术和本技术的交底材料。

但那些细节,顾骜现在还没拿给林国栋看过呢——在专利领域,技术持有人与代理律师在洽谈代理业务的过程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回80当大佬》,牢记网址:m.baotouge.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