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42 章 庶出夫妻成长实录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肯定是不能去文远侯府一起过年的,于是沈怀楠就得回去。好在两家离得近,吃了一顿还能马上去另外一家再吃一顿。

沈怀楠:“我先回去吃第一顿,然后你给我准备些夜宵,今天晚上必然又是通宵达旦的。”

折家两个明喜欢拉着他说话,两个人一说起来没完没了。

折邵衣:“那我让厨房准备你喜欢吃的。”

两个哥哥喜欢吃的东西嫂嫂们必定预备着了,她只预备沈怀楠的。

两人分开,折邵衣回去的时候,折萱衣身边的丫鬟就过来道:“九姑娘刚出门没一会儿,就有王嫂子过来走动了。”

折邵衣没想到王五嫂今天来,她问,“人回去了吗?”

丫鬟,“回去了,不过说等您回来还是要来的。”

折邵衣点点头,又让人去准备荷包,“里面多装点银子,小雨今年在学堂学的不错,先生也是常夸的,要多给他些鼓励。”

安梨往里面装碎银子,“六两六可以吗?六六大顺。”

折邵衣点头,“大过年的图个吉利,就这个吧。”

她瞧着还有时间,又让姚黄去给她拿账本。账本是慈幼堂的,今年得到的善款比去年多了十倍,这笔银子可要好好用。

钱还是无数个人捐的,一个人最多只能捐十两,百姓那里就在慈幼堂门口放一个铁柜子,外面上了锁,上面开了一个口,要投就往里面投,投进去了就拿不出。

每天晚上有专门的人拿了铁柜子去开,把里面的银子数出来。

这个办法是民间筹修路钱想出来的,只不过民间是木柜子,他们用的是铁柜子。

百姓们每次投的银子少,但是投的人却多。比起世家贵族来,他们捐的不是善心,更多的是一种希冀。

比如文远侯府门前卖包子的摊主,他就每天投一文钱进去。

“一文钱算不得多,就一个肉包子的事情。但我也不是无缘无故发善心,我是为了自己的孩子。”

“我家老大两岁的时候被拍花子的拍去了,现在也不知道在哪里。如果他能逃出来,又没有地方去,一般都会被慈幼院收留。那是个什么地界,普通的孩子根本吃不饱饭,我家老大体弱多病,怕是连饭都抢不到。”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