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卷:阴影里的凶兽 第66章猛然醒悟 罪理谜案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蝇。

与之相反的,当前的形势越是危急,第五正的头脑越是冷静,越是能够丝丝入扣的重新分析当前的一切不利因素。

敢于挑战,这是第五正一贯的行事作风,不然他也不会顶着匆匆质疑与压力跑过来调查这起光是听一听就觉得诡异异常的连环失踪案。

重新复盘的第五正,也渐渐的将脑海之中纷繁的思绪给慢慢捋顺了一些。

随着思路的慢慢清晰,那种纯推理的结果,也渐渐的显得不那么真实了。

毕竟若是纯推理的话,你说犯罪成员1号偷偷贩卖赃物的行为是其犯罪首领亲自授意的都行。至于其动机,给其安一个扰乱警方侦查视线的理由,也显得完美无缺。

任何的推理都必须要以事实作为依托,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确实没有任何的问题,但太过于执着于这种想象力,有些时候只会让自己变得束手束脚。

加入现实惯例,再重头细致的分析一遍,第五正便发现了这种推理方式的漏洞所在。

若犯罪集团的首领对整个组织的管理方式是极其双标,那么他对于道德失衡人群的审判就会显得十分的可笑了。

一群伪君子去审判一群真小人,这样的场景看着就十分的搞笑。

一个洗脑能力极其优秀的人,肯定不会让自己的洗脑理论存在严重的双标现象。

洗脑的本质,就是以一个完备的价值体系去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只是在需要实现自己目标的当口,洗脑者就会用一些模棱两可的东西替换掉这个成熟理论的一部分,使得这套理论对自己是完全有利的。

同样的,一个善于用道德作为洗脑理论基础架构的人,若是采用一种典型的双标方式去管理自己的团队,他洗脑的过程必然会千疮百孔。

在内部无比混乱的情况下,这个团队所表现出来的纪律性,绝对没有现在这样的出色。

至少,像犯罪成员1号这样的私自行动者,肯定会变成一种普遍现象。

在这样的巨大缺陷面前,犯罪首领想要保持绝对的隐秘,基本上只能算是一种妄想。

在这样的一种大前提之下,犯罪成员1号偷偷销赃的举动,在整个组织内部就不是一件小事。

毕竟在道德大背景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罪理谜案》,牢记网址:m.baotouge.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