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8章苦短 罪理谜案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果。

至于责任和担当,同样如此,只有做出此种选择,具备此种特性的人,其他人才会将自己的期望交付于他,也更愿意依附于他。

当这些优良的品质被当做人类世界的瑰宝举到高处,所有在这种思想熏陶下诞生的生灵,才会有可能将这些高尚的品德当成自己人生的准则。

又或者,基于某些盲目的认知产生一种自大的认定,觉得自己的天性就是勇敢的,觉得自己的天性就是有担当的。

说到底,人的最基本本质,不过就是动物而已,对于动物性之中所天然存在的孽根性,这是谁都无法避免的。

正视这样的弱点,克服这样的弱点,使自己变得更加的强大,这样的价值观,或许才是最为正确的。”

第五正的这番论断可谓是相当精彩,脱离于单独个体的选择,将自私的特性重新归于动物性的选择上面,确实算是一种高论。

“你的意思是说,每一个人都是卑鄙自私的,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龌龊的本性,至于善良和道德,不过就是人类一时理性的产物咯?

这样的论断,不就是人性本恶的别样陈述方式吗?

若是再继续延伸一下,是不是可以武断的认定人类不过如此,顶着一张伪善的面具,四处的欺世盗名,骗取相互之间的阿谀赞美呢?

若是这个世界在你的眼中如此的肮脏,那么你还追寻什么美好的爱情,你还享受什么美好的生活,直接找片深山老林隐居起来,不是更好吗?”

白奇此时的样子,很明显能够看出他对于第五正的不屑一顾,甚至还能从他的话语之中听出一种嘲讽之意——暗讽他的自以为是,暗讽他的浅薄短视。

对于白奇的这种暗讽,第五正毫不以为意,因为这里面正蕴藏着他反击的角度。

“有句古话说得好,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句话是在赞扬孔子的功绩,言明其宣扬仁义礼智信的功绩。

这样的逻辑观点,是不是可以从一个侧面去证明,人不经教化,是很难成为君子的,那就更别说成为一个圣人了。

教化,既是一个思想同化的过程,更是一个人对于自身行为准则的一种坚定和践行。

到底是屈从于人类生物本性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