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3章 程序化打击武器 暗体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启了高能磁力探测仪,同时启动了AN/BQQ-6型声呐,以被动方式展开搜索,并在洋流的上游投放声呐浮标。

从“西川”号起飞的舰载直升机,在距外星不规则体上方约50海里的安全距离,实施对两舰的安全警戒工作。

与此同时,李默森也对小型海底机器人实施了远程唤醒作业,其电磁信号被迅速捕捉。

很快,两舰几乎是在同一时刻,锁定了小型海底机器人的准确位置,该位置位于外星不规则体1.2海里处。

根据声呐信号显示,小型海底机器人漂浮在海面上,已经失去了动力。

由于此处,位于极易被不规则体攻击的区域,栗剑锋和兰斯决定由“俄勒冈斯”号向海面连续发射潜射导弹的方式,希望通过导弹激起的海水冲击波,来推动小型海底机器人向100海里外的安全区域移动。

经过计算,“俄勒冈斯”号将发射5枚潜射导弹,来推动小型海底机器人向100海里外漂浮,且每个打击点相距20海里。

每枚导弹形成的冲击波,能推动目标向外移动20海里,足以完成任务。

虽然两舰位于被认为是安全区域的100海里外,但为了安全起见,由“西川”号游弋在“俄勒冈斯”号的左舷40方位处实施警戒。

其舰载直升机将盘旋在舰体上方,所搭载的H-11A导弹也将开启火控系统。

一旦外星不规则体发动对“俄勒冈斯”号的袭击,“西川”号和其舰载直升机将发射反潜鱼·雷和导弹予以还击。

部署的看似完美,但栗剑锋和兰斯心理都清楚,一旦外星不规则发动全面袭击,仅凭现有的军力对抗它,简直是蚍蜉撼树!

但“西川”和“俄勒冈斯”并未对外星不规则体实施主动攻击,一切都是防范性措施。

为了那个金属碎片,只能拼此一搏!

随着海面上5柱冲天的海浪依次翻腾而起,“俄勒冈斯”号核潜艇所发射的5枚“阿斯洛克”反潜导弹,相继冲出海面并准确地扑向了预定炸点。

在相隔1.5秒的时间里,预定炸点处的海面上,依次升腾起了5个巨大的冲天水球,爆炸形成的浪涌向外扩散到数百米。

爆炸过后,5波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暗体》,牢记网址:m.baotouge.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