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76 双面朱祁镇(二合一) 我成了大明勋戚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封还不执行!

后世都明白权利是至下而上的,一旦下面没人听没人办事,就算高居帝王,也不过是个孤家寡人。

同时这种状况也解释了,为何明朝文官集团会跟皇帝斗的不亦乐乎,本质就是在争夺对于国家的控制权,谁也不愿分享这至高权利。

阁臣高穀看着沈忆宸递交的揭帖,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

因为沈忆宸所书写的揭帖文笔极佳,内容上做到了简明扼要,文字上做到了清劲方正,卷面上做到了干净整洁。

可以说这就是东阁揭帖的标准模板,如若不看书写人的姓名,完全料想不到是出自于“实习生”之手。

果然三元及第之才,就是不同于常人,此子天赋极高!

不过看着看着,高穀的脸色就变了。

这份云南府上表的讣讯,沈忆宸居然夹杂个人想法,揭帖中阐述西方边陲将会有大变发生,要提前做好对麓川政权卷土重来的准备。

越权乃为官大忌,此子把自己当做什么了,到底是詹事府右春坊中允,还是东阁大学士?

这等军国大事,也是沈忆宸配插手的?

高穀此人为官清廉、为人正直、为事公道,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完美的样子。

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却只能用四个字形容——乏善可陈。

属于标准的不做事,就不会做错事。

内阁掌权十来年,还短暂担任过一个月多的首辅。既不在民生艰难上出台政策改革振兴,也不在国家危难之际力挽狂澜。

反正就这么入仕四十几载名声不错,为国为民做了多大事情却没啥印象。最终在经历过土木堡之变跟夺门之变后,还能明哲保身激流勇退,把当官这门学问给玩通关了。

像高穀这种官员,最不能容忍的就是逾矩。沈忆宸只要循规蹈矩的做自己分内之事就行,分外之事轮不到他来操心,更无需以文臣掌武事!

那日临朝观政,就对西北鞑虏之事大放厥词,如今就连对西南蛮夷,也指手画脚起来了吗?

高穀越想越气,直接就把沈忆宸的揭帖给撕了下来,揉成一团往门外丢去。

恰巧此时马愉走了进来,有事准备与高穀商议,这张纸团就砸在了他的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成了大明勋戚》,牢记网址:m.baotouge.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