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21 多管齐下(二合一) 我成了大明勋戚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张秋镇的临时驻地,沉忆辰首先找来了目前负责运河上收粮的把总伍东。

吩咐他在与来往商户打交道收粮的同时,把张秋镇重新开埠的消息传播出去。另外还要加上一条,未来将有百万流民齐聚于此,共建河工大业。

任何愿意来到张秋镇购买商铺、库房的客商,将优先获得官府的物资供应权。

百万流民的衣食住行,所需要的物资堪称是天文数字,只要能成为沉忆辰的供应商,毫无疑问将赚的盆满钵满,不用再忧虑销路问题。

并且沉忆辰这段时间在运河上与商家收粮,始终贯彻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针,从未有过赊账、拖欠、赖账的情况发生。相比较以往大明官府的强买强卖作风,简直是童叟无欺,商业楷模!

有诚信交易的基础跟口碑在,运河上来往商家十分乐意与沉忆辰做生意,也就有了良好合作的开始。

当然,光靠优先成为供应商这种小恩小惠,想要打动运河来往商户,掏出真金白银购买张秋镇产业,力度还是远远不够。

所以沉忆辰还准备了一个杀手锏,那就是盐引!

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章,为了保障北方军队的粮食运输,把买盐和运粮两件事结合起来。盐商想要卖盐,必须得用盐引去提货,而盐引这东西怎么来呢?

答桉就是往前线运送粮食,盐商运了多少粮食,就能凭借这个去换多少盐引。

可以说这种方法,就是明代版本的期货交易制度雏形。

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产盐大省,拥有着大大小小十九个盐场,洪武年间还设立了专门的都转运盐使司,来负责食盐的生产以及盐引的发放。

甚至到了明英宗时期,随着盐业税收比重日益增加,为了防止地方官府的贪腐,制度化了巡盐御史一职。其地位职权凌驾于都转运盐使司之上,类似于巡抚跟布政司的管辖关系,专管巡视盐务。

沉忆辰身为佥都御史,正常情况下就算贵为四品大员,理论上也无权去干涉巡盐御史的职责,更没有办法去掌控盐场发放盐引。

但是在黄河溃堤泛滥之后,山东地界出现了大片的盐碱地,短时间内想要种粮食很难,却可以建设盐池提取出盐、硝等物品,化害为利。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成了大明勋戚》,牢记网址:m.baotouge.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