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章 代人捉刀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既有曹公的文刺,咱明日就先去太常卿府上投递?”关羽大致看了一下曹操写的介绍信,就直来直去地建议。

李素连忙让关羽冷静:“稍安勿躁,现在去还太急了。一来是大哥才刚刚离京回涿郡,什么事儿都还没做成,就先帮他吹嘘,容易被人轻视。

而且,为大哥宣扬义举孝行的其他准备也还没做好。这几天,我先把《孝义录》的文稿先写完,雕版和印刷暂且不忙,好歹有一份原稿,见刘太常时也好多点筹码。

沮别驾应该五六天里还不至于离京,我们还有时间。最好等到幽州那边汇报贼情的表文也到了,张纯之乱彻底闹大、成为朝廷上下共同关注之事,我们再去拜访。”

沮授和刘备送来的公文,只是冀州刺史的。

而幽州刺史陶谦,到现在都还没把幽州的贼情闹得多大了、汇报到朝廷呢。毕竟幽州是被后来波及的,陶谦猝不及防,千头万绪折腾下来,等搞清楚情况,起码比冀州人晚四五天。

而且幽州在更北方,路上信使快马加鞭传递消息,也得比从冀州出发的多走两三天。

关羽不懂这些官场门道,只好听李素的,他只是提醒道:“持文刺上门求见,至少也要提前三天预约,别人见不见还不一定呢,可得记得留出时间。”

李素一愣,立刻表示虚心接受。

也怪他穿越至今个把月了,还没走过“正式递交名刺/介绍信求见达官贵人”的程序呢。之前见到的名人,不是机缘巧合就是有可以插队的紧急军情。

以至于李素到现在,还没习惯汉朝达官贵人那种正常“慢生活”的交往拜访礼仪。

确实得多留出几天时间,让刘焉决定是否要见他。

……

当天晚上,李素又查找了一些素材,写了一会儿《孝义录》,然后睡觉。

因为已经彻底对自己的书法放弃了信心,李素写东西反而快了起来,也不在乎字丑不丑了,反正最后雕版之前还要请人抄写一遍。

第二天起床之后,他就带着关羽在雒阳城里乱转闲逛,先去太学晃悠一下。不过如今太学凋敝,也没什么人读书,好不容易逮到几个人搭讪,想求问一下认不认识什么书法名家,人家也不跟他交浅言深。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牢记网址:m.baotouge.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