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8 章 前朝 双璧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按姓氏传,还是按血缘传?

这在以往根本不是问题,皇帝的儿子肯定和他一个姓。奈何在位的是开天辟地来第一位女皇,她的儿子姓李,是血缘亲人,更是前朝皇室,一继位肯定会废掉她的国号,甚至大举屠杀武家人;和她一个姓的侄儿倒会维护她的统治,问题是侄儿和她不亲,绕过儿子传位给侄儿,实在有违人伦天性。

女皇自己陷入一个怪圈,想了十年还没想好太子立谁。臣子们也很关心此事,下一任皇帝姓李的话,曾经冤死的、流放的人还有平反之期,如果姓武的话,那大唐就真的亡了。

为此,朝中关于立太子的斗争从未平息。这不只关乎臣子的忠诚,更牵系着他们的身家性命,所以李唐朝的老臣一直在游说女皇,希望她将皇位传给儿子,庐陵王也好皇储也罢,哪个儿子都行。

虽说李旦已经皇储了,皇储从字义上看起来,似乎和太子是一个意思。但这个称谓是女皇造的,历史上根本没有所谓皇储,皇储是什么身份、有什么权力,全靠女皇一人说了算。

唯有太子,才是被正史和朝廷承认的继承人。

老臣们想再进一步,让女皇将儿子立为太子,从制度上恢复李家的正统性。

而女皇的侄子们也不甘示弱,千秋大业就在眼前,谁甘心放着皇帝不做,而去当王爷?所以武家的王爷们也十分踊跃,想让女皇废掉皇储,最好将她两个儿子都杀掉,立侄儿为太子。

立武还是立李已经吵了十年了,这几年随着女皇身体变弱,二张兄弟把控朝堂,这种声音又沉渣泛起。

明华裳一直觉得朝廷斗争和她无关,她只是一个普通女子,胸无大志,无才无德,父亲在朝中不受重用,她本人资质也十分平凡,放在洛阳里就像汪洋里的一滴水,一眨眼就找不到了。立太子的风波,怎么能牵扯到她身上呢?

她怎么也想不到,她从宴会厅出来,和一个看起来同样很平凡的侍女说了句话,竟然会莫名卷入武家和庐陵王的斗争中。

明华裳也明白明华章为什么首先从定王身边找凶手了。首先,会针对庐陵王的定是武家人,定王虽然不像魏王一样积极参政,但他也姓武,武家想做什么事他同样挣脱不了;其次,定王不仅是王爷,更是太平公主的驸马,能对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