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2、插秧 穿越之村姑生活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农户供应稻子苗,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隔了几天,赵巧儿就托人买了油布回来,又叫了几个村里的帮手,刚开春,村里的村民们都没有什么事情,一般听说谁家盖个房子,修个屋顶,都是乐意去帮忙的,只要能够管饭,就这样本来以为要耗费一天时间才能盖好的大棚,在众多村民的帮助下,一个上午就给盖好了。

隔壁的王老大爷,一边吃着赵巧儿端上去的炒萝卜丝,一边笑着问着徐二娘,“徐家嫂子,你家这盖了大棚要做什么?”

徐二娘看了眼赵巧儿,笑了笑说道,“孩子们瞎闹而已。”

到了四月底,五月初,天气回暖,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赵巧儿开始准备种子,还是和去年一样,用簸箕把不够饱满的都弄出去,在泡在水缸里,一般等上个三天就会冒出白色的嫩芽来。

而后她和姐姐赵秀秀坐着二狗子的牛车去了林子里,找了几颗腐树,把树根下的柔软而富有丰富养分的土壤,一点点的装到了车上,拉回大棚内。

这种土质养分好,她们在棚内细细的铺上一层,浇上水,在铺上一层,而后就撒上发芽的种子,最后在铺上一层软土,这一层软土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

说起来简单,但是赵巧儿以前也就去帮邻里忙得时候看过,自己还是很多地方不懂,她和赵巧儿两个人在大棚内,研究了半天,徐二娘总是种了大半辈子的地,也和她们一起仔细琢磨研究,本来不过一天的活,他们一家子硬是干了十天,这其中的艰辛和推到重来真是不计其数。

赵巧儿这才想到就是单一的弄个秧苗还这么难,冬天大棚里种菜还不一定遇到多少难事,这还是后话,先说十天之内他们把种子铺好,赵巧儿几乎是天天守在大棚旁边,刚开始几天需要适当的温度,等秧苗慢慢的长出头了,就要固定的打开油布给秧苗通风,还要浇水……,等绿油油而生机勃发的秧苗可以用得时候,赵巧儿已经是瘦去了不下十斤,只是她双眼有神,一副精神奕奕的摸样,显然身体是累,但是精神上的满足的。

这一年有二狗子来帮忙,赵巧儿家的八亩地,很快就犁好,放上了水……

二狗子的娘见儿子还没娶上媳妇就天天去帮忙,其实也不过来了两趟,一次是帮着弄软土,一次是帮着犁地,就开始嚷嚷开了,在自家门口好一通骂,最后还是于老爹出去拉,这才意犹未尽的进了屋。

赵巧儿看着张氏的嘴脸,摇了摇头,暗自庆幸得亏是分出来单过,不然赵秀秀的日子还不一定如何呢。

到了五月中旬这一日,赵家四口全部动员了起来,连赵宝生都跑了过来,她们一家子在地里,排成一行开始插秧,赵巧儿做示范,其他人学,都是干活的人,再加上插秧也没什么难度,几乎是一教就会,但是几个小时几个小时的弯着腰,把脚泡在冰凉的水田里,真不是轻松的。

一整天下来,大家已经快累的不行了,其中赵宝生干得最少,他毕竟年纪小,使不上劲儿,回到家里,徐二娘特意给每个人煮了个荷包蛋,算是补充营养,当然饭桌上也少不了,赵巧儿最喜欢吃的红烧肉。

这样连着五天才把秧苗全部插上,赵巧儿看着隔壁人家洒进去的种子刚刚长出半个头,在看看自家绿油油的秧苗,心情一片大好,别说她们家这种方法还真是引起了很多村民的好奇,只是因为从来没见过,也是想等着到了秋收,收成如何再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